未分類

最中:和菓子的寶石盒

最中:和菓子的寶石盒,探索其歷史與魅力

和菓子的世界中有各種外觀和味道都不同的佳品,而其中最中(もなか)是特別的存在。用薄薄的酥脆外皮包裹餡料的最中,就像是一個和菓子的寶石盒。讓我們深入探索這種迷人的和菓子—最中的世界。

什麼是最中:和菓子的藝術品

最中是一種用薄薄的烤餅皮夾著餡料的和菓子。其特殊的形狀以及皮和餡料的對比,堪稱是和菓子中的藝術品。

最中的外皮通常是將糯米蒸熟後乾燥,磨成粉,然後倒入模具中烘烤而成。這種皮非常薄,以酥脆的口感為特徵。內部的餡料一般使用紅豆餡,但也有使用白豆餡或栗子餡等各種餡料的情況。

最中名稱的由來

關於「最中」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但一般認為源自平安時代歌人源順所吟的和歌:

水の面に 照る月なみを 数ふれば 今宵ぞ秋の 最中なりける

【現代語譯】 數著映在水面上的月光波紋,今晚正是秋天的正中時節

據說,在朝廷的賞月派對上,在場的貴族們將這首詩中描述的月亮與聚會上供應的白色圓形麻糬糖聯繫起來。 據信,他們將這些糖果命名為“monaka no tsuki”(中間的月亮),將詩中的意象與糖果的外觀相結合。

這首詩中提到的“中間的月亮”(最中の月,monaka no tsuki)用於描述宮廷糖果,被認為與糖果的圓形有關,最終導致了“monaka”這個名字。

在江戶時代中期,吉原的一家仙貝(米餅)店出售一種名為(中間的月亮)的糖果,它被認為是現代最中的原型。 正是在這段時間里,最中開始呈現出現在的形式。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最中」這個詞有「事物的正中間」的意思,因為餡料在正中間,所以被稱為「最中」。

最中的魅力:多樣味道和口感的寶庫

最中的魅力無疑在於其多樣性。薄皮和餡料的組合蘊含著無限可能。

外皮的味道和口感會因烘烤程度和材料配比而變化。有些追求酥脆的口感,有些則追求柔軟的口感。

餡料也有紅豆餡、白豆餡、栗子餡等多種選擇,還可以加入應季食材,讓人品嚐四季變化的味道。例如,春天有櫻花餡,夏天有抹茶餡,秋天有栗子餡,冬天有柚子餡等,可以享受充滿季節感的最中。

名人與最中:歷史上的最中愛好者

最中也受到許多名人的喜愛。其中特別有趣的是文豪夏目漱石與最中的關係。在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中,有提到當時很受歡迎的銀座空也最中的場景:

えゝ其欠けた所に空也餅がくっ付いていましてね」と迭 亭は…. 「あれぎり、まだ填つめないところが妙だ。今だに空也餅引掛所になってるなあ奇観だぜ」

「嗯,那個缺口處黏著空也餅呢」迭亭說道…… 「那裡到現在還沒填補,真是奇妙。現在還是空也餅掛鉤處呢,真是奇觀啊」

引自夏目漱石的《我是一隻貓》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空也最中在東京非常受歡迎。從像漱石這樣的文豪的作品中出現,也可以看出最中已深深植根於日本文化中。

最中的製作方法:工匠的技藝與傳統

最中的製作建立在長年傳承的工匠技藝和傳統之上。

最中外皮的製作是特別重要的工序。將糯米蒸熟、乾燥後磨成粉,加水和糖製成麵糰。然後將麵糰倒入模具中,在高溫下烘烤。烘烤程度難以掌握,需要工匠的經驗和直覺。

餡料的製作也是重要的工序。將紅豆煮熟,加入糖後攪拌成形。餡料顆粒的大小和甜度的調整等,都需要細緻的調整。

最後,將烤好的外皮填入餡料即可完成。餡料的份量和填充方式也會大大影響最中的口感。

最中的營養價值因使用的材料和大小而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最中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從紅豆餡中還可以攝取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然而,由於含糖量較高,熱量相對較高。關於具體的營養價值,建議查看各產品的標示。

總結:超越時代的最中魅力

最中是一種從平安時代延續至今,擁有悠久歷史的和菓子。其薄薄酥脆的外皮與內部的餡料組合,超越時代,持續受到眾多人的喜愛。

最中的魅力在於其多樣性。隨季節和地區而異的口味,展現工匠技藝的精細製作,以及激發食用者想像力的形狀。這些都使最中成為特別的和菓子。

在日本和菓子文化中,最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傳承著歷史和傳統,同時不斷探索新的味道和形式。相信它將繼續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下次品嚐最中時,請感受每一個最中中蘊含的歷史和工匠的技藝。相信你一定能發現新的魅力。

發佈留言